動物與人類互動後的同類排擠現象的原因與影響
圖片來源:Canva
根據聲明內容,園方在處理這頭野牛寶寶的選項上很有限。聲明指出,北美野牛在送往園外保育畜牧群之前必須先行隔離。而遭同類排擠、無法照顧自己的野牛寶寶並非進行隔離的理想對象。
園方在新聞稿中表示,這隻野牛寶寶20日隨牛群跨越園區北部的拉馬爾河(Lamar River)時與母親走散,一名身分不明的男子接著動手,把掙扎著過河的野牛寶寶推上岸至公路上。
人類與野生動物寶寶的互動可以導致牠們遭同類排擠。園方不斷試著讓牛群重新接納小牛,但都徒勞無功。根據新聞稿,曾有遊客看到這隻牛寶寶靠近並尾隨車輛和人類,引發危險,園方因此將牠安樂死。
消息來源:https://twitter.com/YellowstoneNPS/status/1661141748025024512
有些動物為什麼接觸過人類之後,就會被同類排擠?
這種現象被稱為「同類排擠」,指的是當某些動物接觸過人類之後,它們在與原本的同類互動時遭到排斥、被忽視或被驅趕的現象。這個現象在許多不同的動物物種中都被觀察到,包括野生動物和寵物。同類排擠可能出現在野外的群體中,也可能發生在人工飼養的動物園、動物收容所或寵物家庭中。
有幾個可能的原因可以解釋為什麼動物在接觸人類之後會受到同類排擠的影響。
首先,動物對於陌生的氣味、外貌和行為可能感到不安。當它們與人類接觸後,可能會帶回人類身上的異味或與人類互動的痕跡。這些異味和痕跡可能與動物原本的社會結構和溝通方式不一致,因此引起同類間的誤解和不信任。同類排擠可以被視為一種自然的防衛機制,動物通過避開具有陌生氣味的個體來確保自身的安全。
其次,人類的干擾可能改變了動物之間的社會結構和動態。當人類介入到動物的生活環境中,例如提供飼料、改變棲息地或干預社會結構,這些改變可能干擾了原有的平衡和秩序。這種干擾可能導致動物之間的競爭、衝突和壓力增加,從而導致同類排擠的現象。動物可能會試圖避開與人類互動的個體,以避免進一步的社會衝突和壓力。
此外,當一些動物學習到與人類建立關係可以帶來更多的資源,例如食物、庇護所和關愛,它們可能會與人類互動並獲取這些資源。然而,這可能導致其他同類感受到資源減少的壓力,並產生競爭的
情況。為了確保自身的生存和資源的獲取,其他同類可能排擠與人類互動的個體,以保護自身的利益。
總結來說,同類排擠在動物界中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當動物接觸到人類後,可能由於陌生的氣味、人為干擾以及資源分配的改變等因素而遭到同類的排斥。這種行為可能是動物為了確保自身安全、維護社會秩序和競爭資源而採取的一種自然反應。進一步的研究和觀察有助於深入了解同類排擠的原因及其對動物社會和行為的影響。
官網永久連結:https://www.wishing-bunny.com
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hoB5Wgc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81473962060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