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有哪些?

1、白澤
3、鳳凰
4、麒麟
5、檮杌
青龍:在中國,龍是神物、是至高無上的、是帝王的象徵。同時也是東方的代表,在五行之中,龍屬木,而青色亦為木屬,故多有以青龍相稱。
白虎:虎,為百獸之長,同時也是戰神、殺伐之神。白虎具有辟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常常跟著龍一起行動。
朱雀:朱雀又可說是鳳凰或者玄鳥,在古籍的記載中鳳是一種美麗的鳥類,而以它的歌聲與儀態為百鳥之王,它能給人間帶來祥瑞。而且由於它是[羽蟲]之長,所以和[鱗蟲]之長的龍在傳說中就漸漸成了一對,一個變化多端,一個德性美好,就成了民俗中相輔相成的一對。
玄武:玄武是由龜和蛇組合而成的一種靈物,為北方水神,兼具有長生不老的象徵含意。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武,是黑的意思;冥,就是陰的意思,而後世亦有人尊稱為真武大帝。
麒麟,獬豸,贔屭,貔貅這些傳說中的神獸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麒麟貔貅他們這些傳說中的神獸象徵的意義的話,都是有的是戰爭,有的是錢財,有的是和平,這個的話他們的意義都是不一樣的。
中國民間指的四靈那四種動物?有什麼傳說?
中國古代將麒麟、鳳凰、龜和龍稱為“四靈”,都是祥瑞的標誌。傳說它們有靈性:“麟體信厚,鳳知治亂,龜兆吉凶,龍解變化。”其實,除龜以外,另三種都是神話中的動物。傳說中的麒麟,身子像鹿,頭上生一隻角,角上長個肉球,遍體有鱗片,腳像馬蹄,尾巴像牛。性情溫良,不踩生蟲,不折生草,是有德行的仁獸。歷代帝王都把它看作是國之奇瑞,太平盛世的象徵。民間也很看重麒麟。江南各地春節期間,人們抬著紙紮的麒麟,以鑼鼓伴奏到各家門前表演“麒麟唱”,說唱時事,詠歎古人,預祝豐收。這紙麒麟下巴上貼有許多鬍鬚。上門演唱時,那些未生孩子的婦女和新婚的小媳婦,往往被大嫂們推到麒麟跟前去捋鬍子,據說這樣就會生兒子。這是來源於“麒麟送子”的傳說。相傳從前有位畫師,最愛畫麒麟。可是老而無子。有天晚上他夢見一匹金光閃閃的麒麟,馱著一個健康俊美的男孩朝他走來。第二年他老伴生下一子,6歲就能賦詩作畫,人稱“麒麟童”。民間愛貼的年畫《麒麟送子》也是以此為題材創作的。龍、鳳原是遠古華夏民族崇拜的圖騰。封建帝王把它們看成是權力、尊嚴的象徵,龍袍鳳冠只有帝后才可穿戴,皇宮內苑稱為龍廷鳳樓,皇帝自稱為真龍天子。但普通百姓把它看成力量與美德的象徵,含有吉祥的意義。因此婚禮要點“龍鳳花燭”,滿月嬰孩要穿“龍鳳襪”,甚至廣泛用到姓名、地名、商標上。四靈當中唯有龜是實有動物。早在龍、鳳、麟風行之前,龜就是先民崇拜的靈物,還是鯀氏族部落的圖騰。《史記》記下一則傳說。有位老人因為南方地面潮濕,就用四隻龜墊床腳,二十多年後老人死了,四隻龜還照樣活著。人們看到它具有忍饑耐渴的功能,而且生命力極強,又因為龜天生長壽,就認為它有預知未來的靈性,並進而把龜當成了人與神之間的媒介。殷商時期在祭祀、戰爭、婚喪、宴會、農事、狩獵等活動之前,都由巫師燒灼龜甲使爆裂成紋,根據裂紋來占卜吉凶,稱為龜兆;還要在龜甲上刻字記錄,因此成為我國最古老的甲骨文字。皇室寶物、蔔器等還用龜血塗染,據說可以防妖禦怪。
相關討論與好物分享:https://line.me/R/ti/g/S1zzHPduC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