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的翻正反射

圖片來源:Canva
貓為何從高處落下總能四腳著地,又為何會摔傷?這涉及到貓的翻正反射(cat righting reflex)的現象。當貓從高處落下時,它們表現出令人驚訝的身體控制能力。落下的一開始,貓會將上半身偏向某一側,同時將前腳往頭部收縮,以降低轉動慣量。同時,後腳會伸直且幾乎與身體軸線垂直,朝著與上半身相反的方向產生另一個轉動慣量。這樣的動作可以幫助貓咪開始轉身的過程。
在下一階段,貓則會將前腳伸出、後腳收縮,後半身利用前腳產生的慣性作為支撐,從而達到翻正的效果。貓的身體柔軟程度會影響轉身的流暢度,在落下的過程中,可能需要重複2~3次這樣的步驟,才能完成180度的轉向。整個過程展示了貓咪驚人的協調能力和適應性,讓牠們能夠安全地落地。
有趣的是,有一個統計數據顯示,貓從高樓墜落後能存活的機率高達9成。甚至有一個傳奇故事中提到,有隻貓從32樓跳下後只有摔斷幾根牙齒與輕微氣胸,就在兩天後出院。相比之下,人或狗從高處落下的存活機率遠低於貓咪。這主要歸因於兩個因素。
首先,高空落下時,貓的身體面積會對空氣形成阻力,減緩墜落速度。以一隻4公斤、呈水平姿勢的貓為例,墜樓過程產生的最高速度僅約60英里/小時,相較於成年人類最高速度可達120英里/小時。由於貓的體重較輕且掉落的速度較慢,最後觸地時所產生的衝擊力相對較小。
其次,貓擁有發達的內耳前庭系統,能夠保持平衡,並透過翻正反射以正面著地。它們能夠運用協調的肢體活動,將撞擊力均勻分散到全身,從而減少傷害。這種驚人的能力讓人類受到許多啟發,甚至被應用在一些體操和跳水的動作中。連NASA都利用模仿貓咪落下的姿勢來訓練太空員。
儘管如此,貓從高處落下仍有可能受傷或傷亡。這就是所謂的貓跳樓症候群,用以描述貓咪從高處墜落後可能產生的一連串悲劇,包括骨折、挫傷、氣胸、鼻腔出血等症狀。這類墜樓案例多發生在年輕的貓咪,平均年齡落在1.2~3歲之間。而受傷的嚴重程度也與墜落的高度有關。如果貓從7樓以下的高度摔下,大多會本能地四腳伸直然後用腳著地,更容易導致四肢骨折的狀況。
相對地,從7樓以上的高度掉下來時,貓的內耳前庭系統有足夠的反應時間適應墜落產生的速度感,貓會像跳傘一樣整個身體與四肢呈現水平姿勢,減緩速度。然而,這種情況下貓咪容易用身體著地,造成胸腔與腹腔的器官創傷。
因此,居住在高樓層的飼主應格外注意家中的門窗是否關緊,切勿輕忽貓咪從高處墜落的危險。儘管貓咪擅長忍痛,若飼主未及時發現,骨折可能會演變成更
嚴重的傷害。當飼主注意到貓咪出現跛腳、某部位腫脹、骨骼變形或傷口、不尋常哀號或低吼、活動力降低、食欲變差、躲起來不讓人觸碰等異常狀況時,應及時請專業獸醫進行檢查,以確保貓咪得到適時的治療與照顧。
官網永久連結:https://www.wishing-bunny.com
Line官方帳號:https://lin.ee/hoB5Wgc
FB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81473962060387